温明清:养殖场变成“聚宝盆” 带领村民蹚出“致富路”
“老温,今年我家的猪出栏价比去年高了两成,这日子真是越过越有盼头!”在五原县新公中镇旭日村,村民见到五原县人大代表、旭日村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温明清时,总会热络地拉着他唠唠养殖的好收成。
“我就想带着大家一起干,让咱旭日村的养殖产业越来越旺,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。”温明清的话,朴实又有力。多年来,作为一名人大代表,他时刻秉承“带头致富,带领集体共同致富”的理念,以身示范,通过发展养殖带动村民增收致富,不仅把致富的种子播在旭日村的土地上,也让共同富裕的希望在乡亲们的心里扎了根、开了花。
从“各自为战”到“抱团取暖”,合作社圆了致富梦
9月5日,温明清像往常一样开着饲料车准备去喂牛,一台车一个人,十几分钟就完成了喂养。随后,他带记者参观养殖场,讲起了他的“致富经”。
“曾经村民们搞养殖都是小打小闹,规模小、技术差、销路窄,愁坏了人。”说起办合作社的初衷,温明清不由得想起前些年村民们“各自为战”的难处。
“以前咱村养个猪、喂个鸡,都是各干各的,没规模、没技术,忙活一年也落不下几个钱。”“村民家的猪因防疫不到位病死,蹲在猪圈旁抹眼泪。”“有人养了几百只鸡,找不到买家只能低价贱卖,连本钱都收不回。”这些场景,温明清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:“单打独斗不行,得把大家拧成一股绳!”
作为人大代表,他在走访时把村民的难处记了满满一本子,也把“成立合作社”的想法揣进了心里。刚开始上门动员时,不少村民却犯了嘀咕:“入社要花钱不?赔了咋办?”
“统一买饲料,能省一成成本;统一搞防疫,病死的风险能降下来;统一找销路,再也不用怕卖不上价!”温明清笑着告诉记者,为了让大家放心,他就挨家挨户给村民们算了一笔明白账,“犹豫是人之常情,那咱就用事实说话。”之后,温明清率先把自家的养殖场作为示范基地,敞开大门邀请村民看:“你们先瞧瞧,觉得行再加入!”
经过大半年的努力,合作社终于在大家的期盼中成立了。“一定要把合作社办好,不辜负大家的信任。”温明清也当选为合作社负责人,“我既是一名人大代表,又是带头人,肯定不让大家吃亏!”
曾经“各自为战”的村民“抱团取暖”,红红火火搞养殖,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,心里也越来越踏实。
技术“送上门”,老经验换成“科学经”
“以前村民养牲口全凭老经验,遇到猪不吃食、鸡闹病,只能干着急。”说起养殖技术,温明清告诉记者,“合作社制定了章程、明确分工,从饲料采购、技术指导到产品销售,都有了统一的安排。”
“搞养殖,技术是根。”温明清深知这个道理,他说,“我知道光靠我一个人不行,得让更多村民掌握科学养殖技术。”合作社成立后,他把技术帮扶当成头等事。作为人大代表,温明清利用每次开会、参加培训的机会,就向农业专家请教,把“品种选优”“饲料配比”“疫病防治”等科学养殖的“门道”记下来,把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理念带到村里。
从品种选择、饲料配比到疫病防治……温明清还联系县、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,把专家们请到村里办起培训班,手把手教大家养殖技术。不仅如此,还建立了技术服务小组,社员有问题,随时打电话联系技术小组第一时间上门解决。
现在村里的养殖户,个个都能说出几句“科学养殖经”,社员们成了“养殖能手”。
“咱们的猪是经过科学喂养的,肉香,您尝尝就知道……”为了给合作社的产品找销路,温明清成了“跑路人”。全县的农贸市场、大小超市、餐饮企业,他跑了个遍,只要有机会,他就把合作社的产品推介给客户。作为人大代表,他还借着参加各类活动的机会,把旭日村的养殖产品“带”出去,争取订单。
“以前愁卖,现在愁不够卖!”温明清笑着说,如今,合作社的订单排得满满当当,村民们再也不用愁“养得好、卖不掉”。
岗位“送上门”,家门口实现增收梦
合作社火了,村里的就业岗位也多了。养殖场需要饲养员、技术员,产品包装需要工人,温明清优先把岗位留给村里的剩余劳动力。
“很多村民以前在外打工,照顾不了家里。合作社成立后,我为村里提供就业岗位,村民回来当了饲养员,每月有稳定的收入,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。”
新公中镇旭日村五组村民李勇说:“我是村里回来的第一批年轻人,在搞养殖这方面我创造了可观的利润,在家门口也能就业。”目前,合作社已经带动 20多名村民就业,人均年收入多了两万多元。
不光如此,温明清还鼓励大家发展配套产业,有人开起了饲料加工厂,有人买了货车搞运输,一条从养殖到销售的产业链,在旭日村慢慢成型。如今,走在旭日村,处处都能看到养殖场里整齐的猪舍牛棚和村民们忙碌的身影。
“作为人大代表,我得替乡亲们发声;作为合作社负责人,我得带大家致富。”谈起合作社未来的发展规划,温明清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,下一步,他计划扩大养殖规模,发展生态养殖,打造绿色品牌;利用电商平台,拓展线上销售渠道,让旭日村的优质养殖产品走向更远的地方。